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文選
《文選》是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主持選編的我國現存最早文學總集,輯錄先秦至梁的各體詩文,分為37類總30卷。以自序所述「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為選文標準。唐高宗時李善為之作注,拆分為60卷,此即世傳的李善注本《文選》。此本為清嘉慶時期重刻宋淳熙本。
文選分為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表、上書、啟、彈事、箋、奏記、書、檄、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史述贊、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誌、行狀、弔文、祭文。收錄極為豐富,選材上等。
李善,唐揚州江都人,約生於貞觀四年(630),累任記室參軍、崇賢館直學士和蘭台太史令等職,永昌元年(689)卒。李善學問博洽,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時稱書簏。李善所注《文選》,尤在於博引經史、考其典實,且釋事詳備,是公認的蕭統《文選》的最佳注本,遂有《文選》李注學之稱。宋代科試詩賦,《文選》備受士人重視,故陸游《老學庵筆記》載當時諺語云「《文選》爛,秀才半」。至清樸學之風昌盛,李善注成為從事考據、輯佚和訓詁等專門之學的典範注本,備極一時之盛。總之,李善注本是研究《文選》之學可資必據的重要文獻,頗有學術價值。(文字參考:《文選》六十卷《李善與五臣同異》)
胡克家(1756-1816),清代學者。字果泉,乾隆年間進士,曾官開歸道台、安徽和江蘇巡撫。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因疏浚吳淞口積勞成疾,歿於任上。他是封建時代少見的關心民瘼的封疆大吏,難能可貴的他還是治學謹嚴、致力文獻校刊的知名學者。他倡導和主持刊刻的《昭明文選》和《資治通鑑》,在學術界有着巨大的影響。
相關其它版本
附:清嘉慶年間,胡克家據尤袤刻本,又據宋代吳郡袁氏、茶陵陳氏所刻六臣本以校刊異同,寫成《文選考異》十卷。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107M
下載鏈接
另附一個文選考異.李善與五臣同異.精鈔本
文選考異.李善與五臣同異.精鈔本(鈐「雲輪閣」)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22.7M
下載鏈接
--
書名:文選.60卷.蕭統撰.李善注.清嘉慶時重刻宋淳熙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659M
-
以下是帶目錄與元信息的文選考異
drive.google.com/file/...sp=sharing
如果您安裝了 pdftk-java, 可以使用下面的信息文件更新已經下載過的PDF
drive.google.com/file/...sp=sharing
更新方法如下
```
pdftk pdftk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pdf update_info_utf8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info output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帶目錄.pdf
```更新後刪除原來的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pdf`,使用新生成的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帶目錄.pdf` 即可。
-
將此本文選與中華書局影印胡克家本對比,此本顯然筆畫粗糙,且原版中縫裡的字數標記與刻工名字皆不見,每卷末尾的胡克家銜名也被去掉,故可見此本大概率是翻刻胡本,而非真胡本。查書目答問補正,此本在晚清有武昌、廣州兩處翻刻,具體未詳。希未曾先生留意。
-
-
先生 您好,
文選考異.10卷.胡克家撰.清嘉慶時期刊刻
文選考異.李善與五臣同異.精鈔本(鈐「雲輪閣」)二冊的谷歌網盤 連結有問題. 期望能修復. 謝謝~
-
麻煩補鏈接
-
未曽先生,請問可否提供google 的鏈接
-
未曾先生,有沒有國立中央圖書館宋刻本五臣注文選
-
館長好,此宋刻本《文選》注釋應有誤。書中刻有書坊牌號,應為宋建陽陳八郎宅刊本。
節選北京大學喬秀岩教授《關於《文選》的注釋、版刻與流傳》附錄參考:
二、李善注本
李善「上文選注表」的時間是唐顯慶三年(658)九月,現存最早的李善注刻本為北宋國子監本,雖系殘卷,但可證李善注本流傳之緒,彌足珍貴(二)。其次為南宋淳熙八年(1118)尤袤刊本,是現存最早完帙,有1974年中華書局影印本。此本明清遞有翻刻,而以清嘉慶十四年(1809)胡克家本影響最大。1977年中華書局影印胡刻本,書後附錄《胡刻本與尤刻本異文》以及篇目、作者索引,屢經重印,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本子。
三、五臣注本
呂延祚「進集注文選表」的時間在唐開元六年(718)九月,此所上者即五臣注。表中稱李善注「忽發章句,式微載籍,述作之由,何嘗措翰」,因此另集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臣為注,「三復乃詞,周知秘旨,一貫於理,杳測澄懷。……作者為志,森乎可觀」。與重在解釋詞義及典故的李善注不同,五臣注重在闡述文章題旨及背景,故簡注而詳疏。這種方法入宋後漸受質疑,故流傳日稀,傳存至今者,除日藏舊抄本外,有宋刊本兩種,其中紹興三十一年建陽陳八郎宅刊本雖有補鈔,仍成完帙(全書三十卷,其中卷二十一至二十五系補鈔,另外也有部分缺頁補鈔),有台灣影印本。另一種杭州開箋紙馬鋪鍾家刻本,現存殘卷(參詳《中國版刻圖錄》)。另朝鮮有多種版本,包括刊本和活字本。 -
站長,不知《五臣注文選》有沒有全本,宋淳熙刻本只有前三卷。
-
感謝分享!!!
-
超級謝謝樓主~分享那麼多資源~!
-
蕭統編.宋.五臣注.卷1-3.不全.宋刻本.1161年. 這個好像下不了?
留言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