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由宮廷編刻的一部大型叢帖。此套法帖共三十二冊,刻石五百餘塊,收集自魏、晉至明代末年共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大家的三百餘件書法作品,另有題跋二百多件。此為清乾隆十五年刻石,民國三年拓本,原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壁上。#更新
清乾隆十二年令梁詩正等編次內府所藏魏鍾繇至明代董其昌共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家(含無名氏)的墨跡鈎模鐫刻,選材極精,共收三百四十件楷、行、草書作品,另有題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萬多字。因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視為稀世墨寶的三件東晉書跡,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而珍藏這三件希世珍寶的地方又被稱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帖中珍品的原件已散佚,惟有三希堂法帖中保存着僅有的遺蹟,這也是它的一大功績。鐫刻水平在當時也可列為第一流,所刻不僅字字傳神,而且連濃墨、渴筆等特殊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可謂「僅下真跡一等」。帖內所收法書,不僅包括很多著名書法家的作品,而且有不少是歷史名人、學者手跡。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轍、歐陽修、曾鞏,史學家司馬光,南宋詩人陸游,哲學家兼教育家朱熹,詞人周邦彥、葉夢得等。出任過宰相或其他高級官員的更多。這些,均可以玩味其書法的不同風格。
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三希」即「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書房名為「三希堂」,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間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三希堂」還收藏了晉以後歷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跡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種。
#更新(2018年8月26日)為PDF高清+(單頁圖片寬度:4294像素左右)
註:此套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此為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本,拓本經折裝,墨紙尺寸:29.5X17.8厘米。
--
文件夾: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三十二卷.清乾隆十五年刻石.民國三年拓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文件大小:4.83G
黑白版(可選)文件大小:374M
-
感謝分享!
-
引用「謝謝先生的支持,能夠了解這麼多的傳統文化,世界文明,確實是人生一大幸事,感謝先生的無私付出,功德無量!在國內下載非常方便、完整,速度快。謝謝1」
謝謝有這麼好的寶藏站,喜歡網站的標語: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感謝!
-
下載了三次,都差一點完成,然後再點就重新下載,瘋了。放棄。
-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卷01至07下載不了,不能不增加奶牛下載鏈接,謝謝!
-
希望先生能補一下國內的鏈接,在此謝過了。
-
你好,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1-16卷.共32卷.1750年刻.1914年拓
第269頁用PDF打開無內容,顯示有錯誤,請核實,謝謝。 -
哇,個人很喜歡書法書帖,希望主頁君能上傳更多隸書書帖,讚一個!
-
O(∩_∩)O謝謝您的關注!我們會儘量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內容!:)
-
-
好寶貝!書格每天都在更新!
網頁君,我遇到一個麻煩:打開700mb的pdf,一翻頁就死機一次,復活回來一翻頁,又死機一次……囧
請問有沒有好辦法能夠將pdf拆成一頁一頁的,並且還能保持原dpi?
請賜教:)
留言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