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農書
此《農書》是元代王禎所寫的一部農學著作。全書分成三部分:農桑通訣(六集)、農器圖譜(二十集)、谷譜(十集,附備荒論),其涉及內容和範圍包括了傳統農業各個方面,內含插圖兩百多幅(如:耕作、產品加工、倉貯、運輸、灌溉、蠶桑、紡織等)。此為明嘉靖九年山東布政司刊本。
該書全面地介紹了各種農具,網羅周全,有圖有說,開創了綜合性農書附載農器圖說的先河。它不僅收載了當時民間普遍採用的農具,而且還介紹一些罕為人知的農具。復原了某些已經失傳的古代農具。所以「農器圖譜」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馮應京《皇明經世實用編》、王圻《三才圖會》、袁黃《寶坻勸農書》以及清代《授時通考》、《古今圖書集成》等文獻,都曾採用其中的有關內容和圖文並重的形式。
大致目錄
序
農桑通訣:六集:講述農桑歷史、耕墾、播種、糞壤、灌溉、收穫、種植、畜養、蠶絲。
農器圖譜:二十集:介紹農業機械、工具的構造與製造方法,如扇車、耬車。
谷譜:十集,附備荒論:描述水稻、大麥、蔬果、竹木的栽培方法。
後記
王禎,字伯善,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農業機械學家。元元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縣令。王禎在大德二年(1298年)製造3萬餘木活字,排印《旌德縣誌》100部。大約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農書》。《農書》內附撰《造活字印書法》,記述其木活字版印刷術。
註:此PDF文件包含分集書籤。
—
文件名:農書.三十六集.元.王禎著.明嘉靖九年山東布政司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文件大小:920M
黑白版(可選)文件大小:57.3M
-
需要一個快牛下載鏈接。
-
挺好的!挺好的!學習了!謝啦!
-
續前:看到書格有捐贈頁面,通過微信捐贈50元,略表心意。
-
學界對王禎《農書》或《農器圖譜》研究很多了,不至於出現上述常識性錯誤,糾正如下。王禎(1271-1368),誤。不能因為王禎主要生活在元代,就與元代同生死、共命運。據筆者博士論文考證,其約生於1245年前後,皇慶二年(1313)寫序的口氣表明他已經垂垂老矣(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退一步講,即便生於1271年的話,1368年死去活了近100歲,哪裡有這樣的證據?謬傳久矣。另元代山東東平與今東平縣差別很大,不能對應(詳情可參考拙作「王禎《農器圖譜》新探」,萬方數據有下載)。導讀中,馮應京《皇明經濟實用編》應為「經世實用編」。國家圖書館善本庫藏有該本,當年讀博士期間,只能看縮微膠片,圖片翻印很貴(記不清了,一張至少幾十元,還要加碩大的水印),所以只能用王毓瑚的校本,但那本書圖片也不清晰。《科技典籍通匯-農書》用的是明本系統,但是晚清的本子。2014年孫顯斌等點校了日本內閣文庫藏的嘉靖本,但排版不佳,圖片質量不能滿意。這次書格算是慷慨「傾囊」,學林受惠(相對國圖那樣無恥者,雲泥之別)感謝不盡!
-
與其說國圖「無恥」,不如說「過度保護」吧?
-
-
剛好手機可看
留言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