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
《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是西藏薩迦派入門的基礎修行法,屬於印度密教怛特羅續部四部中的「無上瑜伽部」。此經折裝本上下卷,全卷首尾冠有扉畫「吉祥喜金剛壇城」及拖尾畫「護經天神大黑天」,並有御製經牌贊。此本大致為明正統四年(1439)泥金寫繪本。
本軌的主譯者為沙南屹囉,然文中於供養上師名單中,兩度提及「發斯巴帝師」,並主張「瑜伽人若欲博達,宜訪發斯巴帝師所述合教現證也」,可推知本軌的漢譯時間,約在發思巴與莎南屹囉師徒合譯《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現證儀》稍後。兩部儀軌皆在元世祖時代由藏文譯為漢文,明正統四年(1439)製成精緻的寫繪本。
寫繪本每半葉上下雙欄,經文七行,每行一至二十字不等,除少數子標題為朱書,全文以金書為主,書體俊朗清逸,與瓷青底紙相互輝映,分外亮麗。文中凡咒語梵文譯音,常以二字合音之反切法註記。文末以散花補白,喻有梵天獻花之意。書衣為木質夾板,陰刻佛經題名,內填石綠。全卷首尾冠有扉畫「吉祥喜金剛壇城」及拖尾畫「護經天神大黑天」,並有御製經牌贊,在壇城四周方拱形龕中安住着二十六尊像,分別是無我佛母、文殊菩薩、八十四大成就者的必哩斡巴、夏哇里巴、「瑜伽尼眾」(八天母)、「忿怒尊」(十忿怒)、度母等。此本製作風格嚴謹而華麗,壇城方龕繁複有序,八寶散花細緻繽紛,吉祥喜金剛與諸佛菩薩法相怖畏莊嚴,深具藏漢藝術(Tibeto-Chinese)風格。
《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是晚期密典,屬於印度密教怛特羅續部四部中的「無上瑜伽部」。喜金剛教法在北宋仁宗(1022-1063)時首度傳入中國,是為印度僧人釋法護(936-1004)譯自梵本的《佛說大悲空智大教王儀軌經》。元初世祖忽必烈(1271-1294)時代,西藏薩迦五祖發思巴(1235-1280)的弟子莎南屹囉復將印度傳入西藏的喜金剛瑜伽實修法門節譯為漢文,此即為《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
《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是西藏薩迦派入門的基礎修行法,也是最重要的儀軌,內容包括「前行」、「正修」與「結行」:前行由敬禮文開始,先行莊嚴壇場、獻供,皈依、發心、修誦金剛薩埵、發悲心、觀空性、修守護輪等。其次即進入正修,有「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兩過程;生起次第的「六支」,可謂本儀軌的中心思想,藉由這六支的修法,以淨化修行者的身心與外境,達到清靜圓滿的六佛境界。圓滿次第則深入修禪定、觀淨相與唸誦瑜伽。儀軌最後結行於誦偈、回向發願。(文字介紹參考: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
御製經牌贊
六合清寧。七政順序。雨暘時若。萬物阜豐。
億兆康和。九幽融朗。均躋壽域。溥種福田。
上善攸臻。障礙消釋。家崇忠孝。入樂慈良。
官清政平。訟簡刑措。化行俗美。泰道咸亨。
凡厥有生。俱成佛果。
正統四年正月十五日
吉祥喜金剛(Shri Hevajra),梵音讀若「嘿跋折羅」,藏譯讀若「戒多傑」或「傑巴多傑」,系藏傳佛教「無上瑜伽密」五大本尊(守護尊)之一。喜金剛蘊涵了悲與智雙具的覺悟,智慧能使人洞悉透徹自我執迷的妄想,是解脫諸苦的根本要素;而慈悲就是將這種極大法喜分享予他人的具體表現。
註:此本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鈐印有:秘殿珠林、乾隆御覽之寶、秘殿新編、珠林重定、嘉慶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乾清宮鑒藏寶、西湖明水。
--
文件名:吉祥喜金剛集輪甘露泉.上下卷.元.莎南屹囉.譯.明英宗正統四年泥金寫繪本.1439年
文件格式:PDF清晰
文件大小:69.2M
-
老大辛苦,這個鏈接有嗎?
-
能不能發個《如來頂髻尊勝佛母現證儀》
-
檔案不存在喔。勞駕站長大人補上;感恩合十。
留言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