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百年篮篓展参观记
传统竹编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向我们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情趣与生活智慧。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百年篮篓展正是一个关注与此的展览。
之所以我对这次展览有特别的兴趣,是因为2013年的时候本站发布过一本颇受欢迎的书籍叫做《中国篮篓》(Chinese baskets,1925年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篮篓在中国以往的工艺美术史上一直默默无闻,相关的专业性著作寥寥无几。千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现已几乎在都市中销声匿迹。书中那些精美的篮篓给了我对古人生活的遐想,和对竹编艺人的敬意。
根据展览方(無用WUYONG)的介绍:
他们历经了五年时间多次深入偏远山区的寻找和收集,对竹篾匠人的数次访谈和记录,在2015新年开启之际向大家呈现出这些各具特色的一百二十余只篮篓,它们有来自于浙江、安徽的细腻精致,有来自于四川和云贵的朴拙实用,也有来自于黄土高原的粗犷大气;从时间跨度来看,既有可追溯至清代的百岁老人,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童年记忆,还有近年来民间还在使用的淘米篮和鸡笼;他们用途各异,涵盖了日用劳作、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此次展览地址: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文创园1-101
展期:2015年3月7日-9月15日
现场的布光和陈列非常讲究,所展出篮篓虽然不及书中的精美,但是当您亲眼看见这些旧物的时候,你也会有莫名的感触。所以推荐在北京的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现场感受一下。现场允许拍摄,而且工作人员非常友善。
现场为了制造光影的效果,所以光线比较暗。我大致用手机拍了一些图片,以供未能前去现场的朋友一点点观感。
由于现场缺乏介绍,官方网站也没有太多相关文字资料。所以上面的介绍非常粗略,就当看图吧!我抽空再去一次,记录一些文字资料补充到此。
关于此展览的官方文字介绍,参见:籃中歲月:中國百年籃簍展
-
小时候去外公家
听父辈人讨论社会
其中就提到了南山那里有个村,村子后山种满竹子
以前那里的人靠竹艺维生 到现在村子里已经没多少人 年轻的人都跑出去外面打工了
只剩下年迈的人依旧编制着竹艺品 然后走好几公里路到墟上卖
但是已经很少人会买了 于是竹艺品卖不出去就堆在山村 虽然竹林青葱茂密 人去楼空
也只能无奈一个竹乡的消逝了。-
不论什么年纪的人,
到了这里,
都得驻足,
或踌躇满志,
或若有所思,
就像蛛丝细雨过后的初春午时,
带着竹蓝意欲採蘑菇的小女孩,
多半会空手而归,小半会採得满蓝春光,
或黑,或彩
-
-
之前外公编簸箕的时候我拿了些边角料跟着玩了一下,可惜材料选错了,成品只得了个大概的样子,很是失败,哈哈。
-
有意思~准备找传统插花研习的姑娘们一起去看看
-
真美,争取九月去看一次
-
非常感动!看着这些泛着岁月温润光泽的竹器,仿佛心底生出了一只软暖的手摩挲着陈色的记忆......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对于手工的热爱,也许是因为曾经是湘绣女子的外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喜欢一切精细复杂的手工作品,也非常喜欢所有的竹编藤器。在那些纤纤细丝里编织进了多少缱绻深情的故事多少难与人说的喜乐?
-
美,不忘传承
-
真美。可惜离的太远,没法看现场
-
哈哈哈谢谢主页君,下周就走起~~
-
好像有几个食盒
-
我也藏有好多个这种篮子
-
更新啦,支持支持。哈哈
-
谢谢分享,喜欢手工的感觉。
-
喜欢。
-
感触真的很特别,以前家里随手的东西,现在都找不到了。不论怎么想都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丢弃的,现在突然看见……哪种油然的感动!!
留言评论
评论